2014年第1期:積極推進管道保護治理方式轉變
來源: 作者: 時間:2018-7-11 閱讀:
● 本刊編輯部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但是,中國油氣管道史上最為沉重的一頁卻難以翻過。 2013年11月22日,青島東黃原油管道泄漏引發驚天一爆, 62條生命遽然逝去,舉世震驚。
2014年1月,國務院批復事故調查報告,認定是一起特別重大責任事故,直指相關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現場應急處置措施不當;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不深入不細致,管道保護、規劃、市政、安監等部門履行職責不力,事故風險研判失誤等諸多漏洞。汲取慘痛教訓,積極推進管道保護治理方式的轉變,建立政府、企業、公民共治機制,從根本上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已迫在眉睫。
第一,管道保護要堅持系統治理,治理主體要從企業包攬向政府主導、社會共同治理轉變。 一是加強政府領導和監督管理,把管道保護納入安全生產體系和城鄉建設規劃;組織排除管道的重大外部安全隱患;督促有關部門和企業依法履行管道保護職責,嚴肅查處違法行為。二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強油氣管道日常巡護和隱患排查,保證設備設施完好,確保安全穩定運行。三是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造公眾參與條件、拓寬參與渠道、健全參與機制,形成管道保護人人參與的局面。
第二,管道保護要堅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從管控規制向法制保障轉變。 一是加快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配套法規的制定,依靠法律來規范個人組織行為,協調社會關系,監督公共權力,保護公民合法權利。二是強化依法治理理念,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環境。三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第三,管道保護要堅持綜合治理,治理手段要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 一是強化道德約束,運用道德的軟力量,發揮道德在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中持久性的基礎作用,示范和引導社會風氣。二是規范社會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行為規范體系,通過自律、互律、他律,把人們的行為盡可能地納入共同行為準則的軌道。三是調節利益關系,善于運用教育、對話、協商、談判等方式解決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建立有效的利益調節機制。
第四,管道保護要堅持源頭治理,治理環節上要從事后處置向源頭治理前移。 一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更加重視制度建設,使安全隱患治理關口前移,盡可能使影響安全的因素少產生、少轉化、少激化,努力擺脫總是事后應對的被動局面。二是以網格化治理為方向,地企共建管道保護基層綜合服務平臺。科學劃分網格,把人、地、物、事、組織全部納入網格,使網格服務管理人員承擔起了解社情民意、采集安全隱患治理信息、服務社區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等職能。三是及時協調管道沿線群眾的利益訴求。社會矛盾說到底大多數是利益矛盾,治本的辦法是把握群眾利益訴求點,協調平衡利益關系。
2014年第1期(總第14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