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期:管道保護要堅持源頭治理
來源: 作者: 時間:2018-7-11 閱讀:
● 本刊編輯部
在全國油氣管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中,經常發現一些問題可以追溯到管道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政府管理等諸多環節,而這些問題或被掩蓋,或被輕視,猶如“擊鼓傳花”,最終演變為影響管道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隱患。有專家指出了其中的風險: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治標的階段,而不能從源頭上深查和糾正存在的隱患,類似青島“11•22”事故還會再次發生。
在現實中,許多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熟視無睹或抱有僥幸心理,往往等事故發生造成損失后才倉促應對,有的則等待上級檢查和指示,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們要樹立“一切事故皆可以避免”的理念,建立“由事后處置向源頭治理前移”的工作機制,加強企業管理和社會治理,牢牢掌握主動權,逐步擺脫總是事后應對的被動局面。
堅持源頭治理,需要從管道保護的所有環節入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根子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更加重視制度建設,開展行業聯動、地企聯動、社會聯動。在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防腐處理、焊接工藝、運行保護等行業的上下游環節建立責任追溯機制,形成制衡與合力。政府對管道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監管要到位,在科學選擇路由、制定城鄉規劃,防范打孔盜油、違法占壓、第三方違章施工等方面與企業建立統籌協調機制,使管道避免和減少傷害。要增強全社會管道保護的法律意識,使這項工作得到全體公民的認同和支持。
堅持源頭治理,還需要對相關法律和制度開展頂層設計。管道保護法實施已經4年,但配套細則至今沒有出臺。現在一些地方城鄉建設和管道保護之間的矛盾突出,居民區、開發區、鐵路、公路和農田基本建設突破紅線,直接威脅管道安全。究其原因,有的是土地規劃執行缺乏剛性,有的是管道保護距離缺乏科學標準,更多則涉及到管道地下通過權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法律關系。應盡快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開展研究,消除制度盲區,妥善解決各方利益訴求,盡可能使影響安全的因素少產生、少轉化、少激化。 ◢
2014年第3期(總第16期)
上篇:
下篇: